欢迎访问广东省体育设施制造商协会官网!

首页> 行业资讯 > 行业新闻

避免风险防患于未然 运动健身适度很重要

作者:管理员 点击数:1381 时间:2019/12/17 15:41:05




1


     近日,青年演员高以翔在录制节目过程中猝死一事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。值得深思的是,在日常运动和工作过程中,运动都需要适度,盲目运动不但不利于健康,还有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。

     类似高以翔事件,在当今压力倍增的社会并不罕见,当事人往往是在工作状态或者运动状态下,突然发生状况,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意外结果。这往往由于当事人不了解自己心肺健康状况,对于自身情况以及应激反应并不了解。


       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医融合中心主任郭建军认为,对自身身体状况了解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运动要适度,这不但能让人在运动中获益,取得良好的运动效果,也能保证安全,并不是说每次运动量越大就越好,也不能一味盲目地害怕出现运动风险就不运动,或者达不到一定运动强度,如果没有效果也就失去了运动的意义。


所谓的‘适度’,就是自身的身体条件跟要从事的运动要求是相符的。

适度,就是为了避免风险。

风险自于两方面:

一方面是运动本身,另一方面是人本身


保证安全运动要循序渐进,适度运动要因人而异,因事而异。

循序渐进的前提是量化,没有量的概念,就无法做到安全。


       衡量运动量是否适度,可以用运动同时能否随意交谈来判断:当人们在运动时,如果能够轻松谈话,那么人体许多重要的生理指标,如血压、心跳等就会维持在“安全锻炼”的范围内。


      这样,既达到了锻炼健身的目的,又不致给身体重要器官带来超负荷的运动。要做到适度健身、科学健身,仅靠自我评估是不行的,更需要体育和医疗相结合,给出科学评估,因此,国民体质监测和每年的医学体检对我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

加强心肺功能的锻炼 降低运动猝死风险

1

    “运动猝死”指的是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,最主要的原因是心源性猝死。心源性猝死又称心脏性猝死,指急性症状发作后突然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的、由心脏原因导致的死亡。

      一般来说,心源性猝死主要发生在明确有冠心病、心衰或一些遗传性心脏病的人群中。

     但遗憾的是:有一部分猝死的人,生前从未有过任何不适症状。


      对此,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民体质研究中心冯强说:“对运动爱好者来说,从未有过不适症状是很容易被忽略的,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引起重视,日常除了作息要规律,也要注意加强心肺功能的锻炼,降低运动猝死风险。

1

       有家族或者心脏方面隐患的人,建议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,再根据专业人士的建议选择体育活动项目,参加剧烈运动或体育比赛前更应进行心脏健康状况评测


        运动猝死医学上的原因很复杂,可能长期生活处在不规律的状态,随着工作、生活、家庭的压力与日俱增,并且长期有严重的不良生活习惯,包括饮食结构不合理、暴饮暴食、长期熬夜、抽烟、喝酒等。还有很多人由于对自身身体状况缺乏了解而盲目运动,都有可能会出现运动猝死。


       运动猝死难以预防的地方在于这些人平时身体没出现什么问题。就像高以翔,生活中热爱运动,是大家认为身体康健的人。但是如果运动前过度劳累,又突然加大了运动量,再加上平时缺乏对心肺功能的锻炼,这时突然加大的运动量就会刺激心肺血液循环系统,逼近自己的心脏临界状态,超负荷运动导致心脏缺血,从而可能出现猝死。

那么,如何尽可能避免悲剧发生?

1

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不熬夜,戒烟限酒,尽量让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,学会自我调节和放松。

要注意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,运动前应排查风险、定期体检,特别是心血管系统检查。

2

3

运动前,要保证充分的热身,尽可能多地让血液流向心肺和肌肉,提高心肺的代谢能力。

感冒、发烧、自身疲惫或熬夜的情况下不应进行剧烈运动。

4



     俗话说‘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。’有的人因为经常运动就会放松对运动度的掌控,建议所有的运动爱好者,不管身体素质怎么样,在增加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时都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,不能凭着感觉去锻炼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有计划地提高心肺功能,提高机体心肺系统的应激水平,可以有效地预防高强度刺激对心肺功能所产生的压力,那么抗风险能力也会提高。